跳到主要內容區

 成功大學理學院自1956年由文理學院的物理與數學系開始,陸續成立化學系、地科系,光電系及太空與電漿所,超過一甲子的時間,在全體師生的努力耕耘下,不論在學術研究上、人才培育及社會責任都有傑出的表現。近年來因科技的進步,理學院以基礎研究為課題的本質,如今已是逐漸在生活中成為立即的可能,如量子資訊科技與新穎材料的發現;而人類對資源不當利用造成極端氣候的威脅,更需要從根本的永續發展與循環經濟來探討,理學院的基礎科學研究已成了下一階段解決問題的源頭。本人來將在此課題上,推動成大理學院在學術研究與人才培育上具有獨自的特色。

  理學院各系所皆有其獨立的研究課題,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推動各系所的發展,這需要以院為單位的跨領域整合及團隊的合作;在大學部與研究所學生的質量下降,博士班學生人數不足下,院如何在招生聯合各系所,推動國內外的招生活動,讓理學院整體有一個優質的表現,因此如何積極推動一個可以合作的團隊將是我的目標,對治院理念及成大理學院整體發展之願景分述如下:

一、人才培育與教學:

  • 成大每年超過三分之二的大一新生經歷過理學院的普通物理學、普通化學和微積分的薰陶,建立起其科學與技術的基本涵養,所以說一流的大學莫不擁有一流的理學院。理學院老師本著對基礎科學的熱情,走在科學與技術發展的最前沿,培養最優秀的成大人。為此,我們希望透過各學院與校方橫向的整合,提供最佳的資源、提高對大一新生課業輔導,讓成大人奠定一個穩固的基礎。
  • 透過模組化課程,活化基礎科學的理念,提供學生為跨域學習做準備,這部分理學院已做好紮根的工作,理學院模組化課程召集人-許瑞麟老師說:「從一開始的 7 門課試辦加上只有約 100 名學生的參與,到今年暑假,已邀集到很多領域的傑出教授、業界專家,共開出 50 門的跨域課程,釋出約 1300 個修課名額」。我們將以此為基礎,提供成大人更多對基礎科學如量子資訊、新穎材料科學的跨域知識,以豐富多元之課程訓練優秀的成大人。
  • 推動大學部招生,由學院整合各系資源,有系統的到各高中學校做宣導,提高社會大眾對成大理學院的認識,吸引優秀的學生加入大學部。另外在國際招生方面,尤其是在博士班學生驟然減少的情況下,期待疫情過後,可以由院組團至國外招收國際生。
  • 由理學院整提供合線上教學與視訊會議的優良環境,在新冠疫情的肆虐下,利用IT科技在教學、會議及上班上已成日常,由院來整合系所提供一個完備實用的線上環境是必須的。

二、學術研究:

  • 結合理學院的優勢與資源,與其他學院作橫向連結,推動以研究議題為導向的重點研究中心,強化各系所在個別特色領域的研究,並樹立其標竿性指標。 
  • 以公平開放的方式讓學術研究的發展不受限制,尊重同儕的研究領域與興趣,不以論文發表或其影響因子做為單一的衡量標準,在研究子領域中擔任期刊編輯、審查學術文章、研究計畫及參加國際會議等,可以視為影響領域發展方向的工作,都是對學術界的貢獻。
  • 以跨學門、跨領域之合作向外爭取大型計畫,以共享資源帶領跨域研究,走在科技發展的最前沿,例如在量子資訊科學、新穎材料科學、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及因應極端氣候的永續經濟等研究,也期待吸引國際最優秀的專家來成大與各學院作跨域合作。
  • 爭取教師名額,吸引傑出人才加入理學院,結合院系資源,提供對新進教師學術發展的必須資源,讓成大理學院為新進教師的首選。
  • 鼓勵理院同仁參與國際合作研究,倡導與國際研究團隊的交流與互訪,提昇本院國際地位。

三、社會責任:

基於理學院對基礎教育的理念,在高中及國中小經歷的九年一貫教育、一綱多本及十二年國教的改革,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在整體知識上顯得更多元了,但在科學的訓練上稍嫌不足,一所一流的大學需要大師更學要理解自身對社會的責任,本院在科教中心(由各系所十多位老師無私的經營)、高中批判性思考哲學教育、高中AP課程和大學跨域模組化課程等,對國中小、高中到大學的基礎科學教育做出無私的奉獻,並且以「斜槓人生三部曲」榮獲2022 年「第三屆《遠見》USR 大學社會責任的楷模獎」。我們應以此為傲,更努力的善盡自身的社會責任。

四、服務的行政團隊:

理院在行政業務上,應以服務為本,以公正、公開透明的方式處理院務,院長應主動在各系所間溝通、協調與整合並做出努力與回應,尊重各系所的學術專業,並作為系所與學校間之橋樑,為學校的發展與進步共同努力。